2010年6月30日 星期三

學『易』不大易

易經這本古老典籍,未納入正規教育體系卻能源遠流傳始終不滅,其中到底存在著什麼奇妙元素?是我一直想窺究的原動力。那易經到底是本什麼樣的書?翻開易經內容,全都是占卜之詞,什麼元亨利貞,飛龍在天,亢龍有悔,又是吉,又是無咎,怎麼看都察覺不出奧秘所在。翻了N年還是不得其門而入,想想是我太笨了嗎?沒有慧根?難啊...,這股原動力就這麼強強弱弱,斷斷續續的探究著。

N年後,因緣際會拜讀了熊逸大師的"周易江湖"這本著作,才開啟了這易經奧秘之門。首先,探討易經要先轉換一下時空,設想我們身處上古社會,一個資訊匱乏的年代,生病沒有醫院,學習沒有學校,疑問沒有Google可以搜尋的年代,遇到問題該怎麼辦?古代人像現代人一樣,也有愛情、事業、居住等問題,甚至各諸侯部落間常打仗,這生死大事更不能輕忽,所以商周朝時期流行燒烏龜殼問事,也就是甲骨文的由來,不過燒烏龜殼很貴,解讀非常困難,是有錢人的玩藝,一般人只能用便宜的蓍草占筮
,久而久之,烏龜殼占卜反而式微,蓍草占筮變成主流。

那易經這本書是誰寫的?這麼有智慧?我常懷疑上古人是不是比現代人聰明?為何可以創作出易經、黃帝內經、針灸這些流傳千年的東西,現代人的"高"科技往往帶來更多的毀滅,像核能、石油化學、汽車航太、半導體電子...,因為有了這些科技才會有2012這部電影。拉回話題,易經據說是一部集結之作,並非出自一人之手,累積了夏商周歷朝的先人智慧集結成書,應該是在周朝完成的所以稱作"周易",易經文字非常精簡,一個字可以解釋出一篇5萬字文章,很像是義大利Espresso濃縮咖啡,比Latte這類加了一堆添加物的咖啡更濃烈,要細細品嚐才有味道。

易經後世發展分裂成『義理易』、『象數易』兩大派別,義理派以孔子為代表,自太極陰陽衍生出的八卦,從形而上學推導為人處事之道,進而成為儒學的理論基礎。象數派被歸類成卜筮巫醫一派流傳於民間,而後逐漸紛亂而雜,漢朝時期融入五行之說,更加偏離周易原始本質。回頭探討周易本源會發現,卦辭爻辭都是以象為本,取象解卦是周易的架構基礎,難就難在取象的邏輯過於抽象,現代人需要許多訓練才能銜接古人邏輯思維,掌握周易的精隨。